2009年6月1日,对济宁供水集团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其发展史上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天,济宁供水集团按照 “政府、社会、企业、员工” 多方共赢的价值取向,与国内上市公司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并签署了各项合资协议,这些协议的签订开启了济宁水务产业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从这天起,济宁供水集团紧紧抓住发展契机,瞄准国内水务行业发展态势,按照 “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总基调,以 “变革、转型、发展”为主题,全面谋划、科学布局,努力打造鲁南、鲁西南水务旗舰,实现了水务产业发展新跨越。截至6月底,完成销售收入13526万元,实现利税1410万元,分别占年度计划的54%和48%。
推进区域供排水一体化运营。集团公司顺应水务市场发展趋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坚持 “区域整合,民生为先”的理念,制定了 “先易后难”、“分步整合”的区域水务项目投资规划,并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以山东公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平台,按照国家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及国有产权转让的政策规定,结合我市都市区发展规划,致力于济宁周边区域水务板块的整合。2011年年底,预计将完成投资11.2亿元,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近80万立方米。区域供排水一体化运营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张我市水务产业规模,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强融资能力、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对经济建设的承载力,为我市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全力提升水务主业服务能力。合资公司成立以来,引入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安全生产、高效运营、开局良好”的目标。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规范业务流程、实施绩效考核和薪酬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组织架构规范、岗位设置科学、权衡制约、流程清晰的内部运行管理机制;目前,针对我市水质性缺水加剧,可开采地下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以及自备井取水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为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公司大力推进新水源开发利用,力争通过现有地下水资源区域调剂和开发,以及地表水利用等方式,确保人了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实施跨行业资本运营,是集团公司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举措。为盘活资产和资源,拓展经营空间,经多方协商,集团公司与济宁第一人民医院实施医疗合作,利用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的原办公房产设施,共建专科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集团公司可从合资医院获得固定基本收益和利润分成,双方近日即可签订合作协议。
集团公司和合资公司的薪酬方案相继落地。该方案以 “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公平性、激励性、经济性、竞争性、渐进性原则,既实现了员工价值最大化,又符合公司阶段发展要求。可以说这是长期以来,公司利润分配机制上的重大变革,真正让广大员工分享到了改革改制的成果。记者 孔琦 谢俊忍 本报通讯员 张继同
来源:济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