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bet5365亚洲官网 > 智库论谈 > 智库论谈目录 >
王春芝谈污水回收技术
bet5365亚洲官网|时间:2009-03-02 12:27     编辑:董兴

嘉宾:王春芝 我国工业污水回收处理专家、膜法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收及成套设备发明专利人、哈尔滨华春药化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图右)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高兴地请来我国工业污水回收处理专家、膜法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收及成套设备发明专利人、哈尔滨华春药化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春芝老师。

  王老师,我们国家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在我国七条主要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和水资源环境的短缺,影响着我们正常人的生活,基础工业是导致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您认为像钢铁、电力、石油石化、造纸这几大行业,它们既是用水大户,又是污水大户,污水有什么特点?

  王春芝:以石化行业来说,污水主要是有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对水系污染比较严重。对于这件事,国家号召我们搞污水资源化,如果我们能够把污水少排,或者不往水体里排,这样不光保护了环境,而且有利于正规的水回收,解决水资源,给企业带来好的效益。

  主持人:随着水资源的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国家发改委包括国家环保局,建设部等这些政府层面上对于石油石化企业有一些什么样的特殊要求?

  王春芝:目前水资源比较短缺,国家政府无论是国家环保总局,还是国家的发改委、科技部、建设部等,这些部门的领导十分的重视,用什么办法解决它?我想还是应该搞污水资源化,如何解决少排污、或者不排。我们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就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主持人:王老师我还想问一个问题,炼油企业中,现在我国有三大石油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他们是怎么实现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指标的?

  王春芝:他们现在的口号是从源头做起,不断地把一些新鲜水回用回来,它采取“节水减排,废水资源化,增产不增水”,用这种战略方针,在全部的石化行业进行推广。这件事在中石化领导非常的重视,中石化搞水发电,中石油在十几年以前,一直在筛选这些技术,中国石油做到什么程度?炼一吨油用1吨或1.5吨水,我们正在向国际看齐。

  主持人:现在国家各大油田以及石油石化企业大大小小一万多家,核心的炼油企业也有上百家,现在我想问一下,目前咱们这些炼化企业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工艺完成这个指标的?

  王春芝:在石油化工行业,尤其在“中油”这一块,前一段时间很重视污水处理,他们投入很大的资金,为保护江河湖泊做了很多工作,尤其在前一段时间,十几年以来,从97年开始,他们搞污水资源化,从源头去做,从源头做时,在这个过程当中,采取一个比较科学的态度,在选择技术方面也是很认真的,采取的办法大部分都是由物理化学的办法解决它,比如炼油和化工污水,最难解决的是“难降解”,比如大苯环等,这些溶解有机物属于有毒的类型的东西,如果要想解决这些事情,必须要解决环类和芳香烃类的指标改变这些结构。最后用物理和化学的办法彻底处理掉,不要再第二次污染环境,最后处理得指标达到什么呢?达到小于等于一,浊度小于5,这样的作为锅炉新鲜水的补充水,再加上膜处理以后,应该讲是十分有效的。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几种办法,物理办法、化学办法、生物办法,哪种办法适合我们国家的国情?

  王春芝:目前水处理过程当中,有很多的方法,无论我们用什么手段,都可以把水处理到极致,但是我们要高度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比如我们现在用发行专利的技术,前面用物理的办法改变分子结构,后来我们把这些有害的物质变成物理,因为整个分子式解变,用“菌类”吃掉以后,最后变成污泥,这样不是污染水体。

  我觉得对于这件事情往下推进,技术应该是适合我们国家的技术才叫好的技术。我们在运作的过程当中,要考虑经济效益。比如我们处理一吨水,投资很贵,一吨水要达到几块钱,我们觉得这样很浪费成本,但是用专利技术做,整个运行成本才几毛钱,总体折旧后不到几块钱,现在买水加排污就几块钱,这样不光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还解决了淡水资源。现在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国家的技术是比较不错的,应该是在国际上,中国的水处理技术很好。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弱点。比如我们在设计理念、管理理念、人性化的设计还有一些管理的自动化的控制等方面,这些属于细节问题,如果我们搞技术的,从细节去解决,我们想是没有问题的。目前中国已经拥有技术。我想,作为一个企业应该考虑国家的利益、方方面面的利益,最后通过污水资源化,给我们企业、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才是我们做这件事应该走的路。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目前来说最适合我们国家国情的是“生物化学法”,我想问一下,“生物化学法”有没有很好的应用工程。有哪些项目吗?

  王春芝:现在用物化的办法解决炼油污水处理有一些效果的。我们在中油、中石化立项时,在哈尔滨炼油厂搞第一个攻关,每天四千立方水,从1998年开始运行到现在,给企业带来一些好的效益。再就是我们在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二厂,还有抚顺华硕厂,抚顺华硕厂很有代表性,数量大的苯环非常难解决的水,但是我们从源头一直到回用,投资合理,运行成本比较不错,抚顺石油二厂,每天一万零八百吨的水,从2001年到现在,一直在运行,而且污水再不往河流中排了。带来了很好的结果。

  再一个我们在锦州石化,我们也搞了每天12000吨的。这个技术也被中油列为一个重点推广技术,在2005年4月5号搞了成本鉴定,搞了这么多的工程,现在都在正常的运行,有益于我们以一个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它。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应该“芝麻开花节节高”,应该“一个做得更比一个好”;应该“与时俱进”。把这个事做得更棒,目前这几个项目都在做,而且中油石化这一块把“十一五”规划当中把环保放在重中之重,放在头位,这样有利于技术的实施和再往下推进。

  主持人:这三个项目的规模分别有多大?另外这三个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多大?

  王春芝:就这四个项目来说,基本上应该叫做一个污水资源化引领了效益环保理念。比如像哈尔滨炼油厂,在投入后的两年零三个月基本上把所有投入都回收了,基本上是“弯腰在地上拣效益”。锦州石化,水量很大,总体投入的资金回报率达到38%左右,这样一来,我们投入不到三年,回报率,很快高了。再往后完全是一个很好的经济收益。

  主持人:国外的石油石化企业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工艺?

  王春芝:我在2004年去了欧洲,参加了荷兰的国际水会,走了六个水厂,看到了国外水处理的技术,另外又到拉美国家、美国、德国考察了一下。实际上中国的水处理技术很先进。国外在源头搞的比较不错,他在炼油化工的水设备是比较先进,所以排污量不算太大,把水排到城市污水当中,然后城市污水进行勾兑,这个水比我们的水好处理一些。我们的水不是这样,因为我们是大的企业,炼油化工的设备在投入上还比较落后,所以水量比较大,实际上在水量大的面前,我们采取什么办法?像石化的这些企业,都是第一个从源头进行“节水减排”,有的通过好多办法进行分流,已经收回一些,其他的排水量仍然很大。现在国家发改委规定:中油和中石化提出要求,一吨油耗水一吨水。因为炼油和化工的污水是非常难以处理,所以这方面在技术、攻关方面我们下了很大的力气,能够用一些表面是常规的办法,但是在技术方面每个参数都有一定的创新,我们力图用最便宜投入、最便宜运行成本来达到一个最高的境界。把这水回收回来。现在这四个项目,在四个企业运行的很好,都在循环的利用,进入工业循环水的环网,我们一直在做。现在新的产品已经开发出来,我们瞄准国际先进的技术,进行大的投资。

  在国务院开的会上,温总理也提出“环保应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做”。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无论对社会、对企业、对我们自己的发展,应该是看好,应该继续往下走。

  主持人:您为什么在这么多大的工业排放行业里面,您选择了最难处理得石油废水?

  王春芝:我们这一代人从小都是很爱国,无论是怎么样,我们认为自己的国家应该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想去做目前国内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大家都能去做的事情,我觉得我再去做,也能做。但是这样做起来的意义,就没有我们再去搞别人没有搞的事情去做要好。我们国家提倡自主创新,也提倡科研方面大力地投入。我们认为,如果把炼油和化工行业的污水回收解决,其他行业的污水回用应该问题不大。

  主持人:现在我们国家石油化工行业,响应国家的号召,纷纷上马“污水处理”工程,但是也听到了一些企业满腔热情,好多工程,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没有做成,国家在石油、污水这一方面的污水创新和知识产权这一块应该做哪些工作?

  王春芝:中国的企业有一些浮躁,大家搞企业都有一个想法,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国家不是太大支持的情况下,有谁愿意把你赚来的钱,投入到科技开发当中,大家知道科技开发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事,在这个开发过程中,有成功必定有失败,而且成功的少,失败得多。但是如果我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责任感,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追求,我们想我们应该搞自主创新,我长了这么大,我看了很多,我们引进的技术。这些技术都是先进的吗?不是。国外要卖给我们这些专利技术,是要很多钱的、是要控制你的一些东西。其实中国人是很聪明的,不是我说聪明,中国人真的很聪明,只要我们大家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真正去实践,我想应该能做得很好。目前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去搞专利,搞发明创造?因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有一个最深刻的印象,现在有一些人对我只是产权进行侵犯知识产权,我找谁说理?找不着!所以我觉得很为难,所以有很多人不去搞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我想,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在专利的保护方面,加大点力度,大家也就都努力去做。

  因为我是这个年龄,我从小受到这样一些教育,而且我们要做起事情来比较执著,起码对社会有责任心。

  主持人:王老师我想问一下,您现在站在工业污水处理得最前端,您这么多年,一直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最难处理得石油污水处理得产业,您觉得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王春芝:一个字“难”,因为“污水回用”这一想法提出来时,大家都在讲,真正要想把这个做好,得有这么一条,你必须有一个大的、好的环境,然后你的技术必须过硬,再就是你真正的能为社会和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行。在这个过程中,在2004、2005年也有一些企业也在搞污水回用,但是它没有在科技方面,在技术前端投入很大的资金,去研究炼油化工污水究竟是什么样的水,水里究竟含有什么东西?我们在后续处理,比如对膜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很关键的,在前段时候,我们科学态度稍微快了一点、没有打通。为什么膜好就是好?但是要想真正地把膜用好,还得把这个水处理的好,前段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还是我们刚提出来科学发展观,在这个路上应该走下去。我们有了技术应该很好的保护。现在的技术不应该是最好的,应该是比较好的。我们没有更好,应该有最好,我们怎么办,我们要不断地开发,目前,我们把我们的利润基本上都投入到技术开发当中,我们的膜的基地也在建立,第五代、第六代产品也在研发,现在很多企业比较浮躁按都想赚钱,其实我何尝不想赚钱呢?西方社会为什么赚你钱,因为你没有。中国人如果有这项技术,也就不用让外国人赚去了。如果我们在细节方面仔仔细细去做,跟国外先进的理念相对接,中国人要做起来没问题。现在搞污水回用的有很多专家都是很能干的,只要你的理念能够摆正,我想我们不会有问题。中国的水处理技术不落后。但是我们要接受国外的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很多的先进设计理念,把有一些非常好的文化拿过来,这样,对我们整个的发展应该是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主持人:王老师,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各位网友座谈。下面请各位网友和王老师进行直接的文字交流。



来源:人民网

我的评论  bet5365亚洲官网网友留言只代表bet5365亚洲官网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bet5365亚洲官网观点。
用户名   密码     
热点专题推荐            更多
同济大学发布会
中国水工业电子周刊隆重推出
同济大学水工业技术信息中心
2010污水深度处理国际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