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柏林市区地下,有一条长达9400公里的下水通道网络,其中4206公里为污水管道,3218公里为雨水管道,1908公里为混合管道,此外还有许多特殊的大型建筑设施与地下管网相衔接,比如分洪区、集雨池和井下设备的排水装置等。这些特殊的大型建筑设施是在暴雨或洪水来临时,为了防止下水道暴满而采取的紧急调节措施。换言之,是将过量的雨水或污水暂时储存或分流到这里,待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设备有了能力后再对污水进行处理。
这样做有几大好处。首先是在暴雨或洪水来临时,也能基本保证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其次是即使暴雨袭击,也不会因下水道充满而让污水外流,污染环境。三是保障了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营,枯水季节可以处理雨季积压的污水。四是降低了成本。满负荷运营使污水处理成本下降,所得好处转移到污水处理厂家,提高了其市场竞争能力。
柏林市的下水管道纵横交错。无论是大管道、中管道还是小管道,每隔60米必设一个配有井盖的探测检查井,柏林市仅井盖就有约20万个。最小的管道直径只有20厘米,小管道向中管道集中,中管道有23?1万条。这些管道通过自然落差将水排往主干渠,主干渠宽为4?4米,高为3?4米,主干渠上布有147个提水站或水泵压力站,水泵将水通过压力管道输送到6个装有最先进设备的污水处理厂,6个污水处理厂2006年处理的污水量为2?24亿吨。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