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发生后,记者在哈尔滨采访期间,采访了建设部专家组组长、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张悦。作为一名专家型的官员,张悦带领建设部专家组拟订了有关优化调整的方案,组织进行生产性试验,对确保哈尔滨恢复供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记者问起他在这惊心动魄的几天中最大的感受时,他说: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心支撑着我们这几天夜以继日地工作,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政府以及辅助决策的专家真正把老百姓的饮水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因为这是关系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大事。 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发生以后,水质的安全问题成为哈尔滨市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据哈尔滨市建设系统12319服务热线指挥中心的统计,自
城市供水安全问题,尤其是水质的安全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注。然而,当前整个城市供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根据城市供水专家透露的信息:目前,城市水域受污染率高达90%以上;超过一半以上的城镇污水直接排放;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在20%左右,每年损失的自来水近100亿立方米;每年仅城市垃圾清运量达1.49亿吨,无害化处理不足20%,地下水源受污染程度日益加剧。另据有关的数据:2002年,36个重点城市中有29个城市的供水水源水质都低于《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要求。2005年初,有关调查显示,调查范围内的45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
专家认为,从总体上看,当前的城市供水已经由主要依靠自备水源供水转变到主要依靠公共供水,由主要向生产经营提供用水服务转变到主要向城市生活用水服务。今后城市供水安全的发展重点应当是水源安全保护、供水安全保障和饮用水水质的提高。此次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再次告诉我们,城市供水安全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张悦介绍,针对此次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对哈尔滨城市供水安全造成的严重影响,建设部专家组调整优化了有关方案,将处理重点前移,在取水口投加粉末炭、突破常规加大用量(40毫克/升),同时利用输水管道长的特点充分吸附(流动时间需两个小时),延长吸附时间,强化混凝,保留